欒樹紅了,絢爛了整個西安植物園。
欒(Koelreuteria paniculata)無患子科欒屬的落葉喬木。又稱燈籠樹、搖錢樹、木欒等。樹皮厚,灰褐色至灰黑色。葉叢生于當(dāng)年生枝上,平展,一回、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復(fù)葉,對生或互生,紙質(zhì),卵形、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的鈍鋸齒。聚傘圓錐花序,密被微柔毛,分枝長而廣展;花瓣4,開花時向外反折,線狀長圓形,瓣片基部的鱗片初時黃色,開花時橙紅色。蒴果圓錐形,具3棱,頂端漸尖;種子近球形。
春天,欒樹紅色的嫩葉顯得非??蓯?。初夏時節(jié),欒樹枝葉愈加繁茂,黃色的花朵開始逐漸綻放,最后滿樹金黃,特別耀眼;近距離觀察欒樹花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4枚黃色的小花瓣開在花的一邊,花蕊纖長,花瓣基部有鱗片,這些鱗片在花初開的時候是黃色,逐漸變?yōu)槌燃t色。
入秋之后,花朵落下,果實掛滿枝頭。欒樹的果實在植物學(xué)上叫蒴果,三棱形的蒴果(像只有3棱的小號楊桃),三片膜質(zhì)外殼包裹著幾顆種子,成熟時果實呈紅褐色或橘紅色,遠(yuǎn)遠(yuǎn)看去宛如一大串、一大串的小燈籠掛在枝頭,故而又被稱為“燈籠樹”。
史鐵生在《我與地壇》中這樣描寫欒樹:“春天開一簇簇細(xì)小而稠密的黃花,花落了便結(jié)出無數(shù)如同三片葉子合抱的小燈籠,小燈籠先是綠色,繼而轉(zhuǎn)白,再變黃,成熟了掉落得滿地都是。小燈籠精巧得令人愛惜,成年人也不免撿了一個還要撿一個?!?/font>
除觀賞外,欒樹的木材為黃白色,易加工,可制作家具。其葉可作藍(lán)色染料,花供藥用亦可作黃色染料。我國有關(guān)欒樹最早的記載見于先秦時期的《山海經(jīng) ? 大荒南經(jīng)》中 :“大荒之中,有云雨之山,有木名曰欒。禹攻云雨,有赤石焉生欒?!薄吨芏Y》載:“天子樹松,諸侯柏,大夫欒,士楊”。因為栽植在大夫墓前,所以欒樹也被稱之為大夫樹?!秹粝P談》里說,漢代庭院即多植欒樹。
西安植物園內(nèi)的欒樹正值果期,滿樹的“小燈籠”等待著你前來觀賞。
科學(xué)普及